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圆锥的体积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2. 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我们每组桌上都摆着几何形体,哪种形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了?举起来。这是什么体?(圆锥体)(板书:圆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体,这里有几个画好的几何形体。(出示幻灯)一起说,几号图形是圆锥体?(2 号)(指着圆锥体的底面)这部分是圆锥体的什么?(底面)(指着顶点)这呢?哪是圆锥体的高?(指名回答。 )(用幻灯出示几个图形。 )在这几个圆锥体中,几号线段是圆锥体的高,就举几号卡片。(学生举卡片反馈)你为什么选 2 号线段呢?为什么不选3 号、 4 号呢?(指名回答)那么这个圆锥体的高在哪呢?(在幻灯上打出圆锥体的高。)看来,同学们对于圆锥体的特征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在“圆锥”二字的后面写“的体积”。)(复习内容紧扣重点,由实物到实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二)学习新课(老师拿出一大一小两个圆锥体问学生)这两个圆锥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再拿出不等底、不等高,但体积相等的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这两个形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引起学生争论,说法不一。 )看来我们只凭眼睛看是不能准确地得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必须通过测量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了,等我们学完了圆锥的体积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的大米、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注意,用大米做实验的同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