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案例上传 : 刘小兵更新时间: 2013-9-27 16:40:5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案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初期: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案例一】五年级上册的《复式统计表》出示例1,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信息,填写四张单式统计表,并用投影出示所填结果。师:哪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航模小组的人数最多,有8 人。我是一张张看的,音乐小组和书法小组都只有3 人,美术小组有4 人,而航模小组有8 人,所以航模小组男生人数是最多的。师:那么要这样一张张比较,你觉得怎么样啊?生:比较麻烦。师:那么可以怎么办呢?(教室里鸦雀无声。)师:我们可以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对不对?(学生勉强附和:对。)师:把这四张表合并在一起,这张表要反映哪些情况呢?(教室里又是一片寂静。)教师只能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才把这个环节应付过去。在以上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 “启而难发 ”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研究中期:教师有了问题意识但是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 ”、“满堂灌 ”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 “满堂问 ”的尴尬。【案例二】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 ”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