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顾名思义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而学法及其指导是20 年前研讨的重点,教材第三章已涉及。本节主要内容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层次与类型、基本方法、教法整合与创新。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概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学方法,在汉语系统中是个多义词。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 它有不同的含义; 在不同的场合里,它的意义也不同。在第一种情况下,对于实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而言,一切手段、途径都叫教学方法。这是比较广义的理解,连教学原则也包括在内。例如,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循序渐进,等等,都可称为教学方法。 1952 年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第二十一条中就有这种说法: “实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 ”至于“课堂教学”或“上课” ,“辅导”等教学组织形式,更可称为教学方法。在第二种情况下,已与教学原则区别开来了。教学原则作为处理教学实际各种中一些矛盾关系的要求,属于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而教学方法则是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但是,这时还与教学组织形式下不分, “上课”、“辅导”等还一样叫做教学方法。在第三种情况下,教学方法不仅区别于教学组织形式。只把讲授、实验、练习、演示等,叫做教学方法。一般教学论论著中讲的教学方法,就是指的第三种含义。我们这里也是讨论这种意义上的、狭义的教学方法。我们讨论的是上述引文中第三种情况下的教学方法的定义,即便是狭义的, 专家给出的定义也各有个性。“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从上述富有个性的三则定义中,我们可以找到各家定义中的共性,即教学方法的特征。(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1.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教师的方法,而现代教学方法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传递信息和调控过程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听讲、观查合阅读的学习法,体现了指导者与被指导者双方的互动。双方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