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工作表态发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起培根铸魂职责使命,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一、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主动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高校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捍卫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科学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高校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情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高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办学治校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各民族师生的“五个认同”。二、坚决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使命立足培根铸魂,培育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民族高校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教育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强化科学研究,夯实理论支撑。高校汇聚了大批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大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同时,更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引领者,要探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学术组织模式,重点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各民族交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