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断句(教师版)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一、故事引入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什么是断句呢?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 ò 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二、考点解读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 处)(3 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 少工 射 ∕ 入山 泽 ∕ 每 猎 大获 ∕ 为后 将军 钟 毓 长史∕ 毓 与 参 佐 射 戏 ∕ 舒常为坐 画筹 。后 值 朋 人少,以舒充 数 ,于 是发无 不中,加 举 措 闲 雅 ,殆 尽其妙 。 (选 自《 世 说新 语》 刘 孝 标注 ,有删 改 ) 【译文】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断句是古代启 蒙 教 育 的第 一步 ,是读书人的一项 基 本 功 ,也 是考察 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重 庆 卷已 经 把 断句作 为必 考专 题 ,所选 语段 不长,有故事性 或 分析 评 论 ,可能 涉 及 文史 哲 知 识 ;断句三 分,一般 六 处,对 选 文的整 体 或 者 部分进 行 断句,只 用斜线(/)断开,不加 标点。 三、方法 指 津 (一)基 本 方法 : 通 读全 文,把 握 文意 。 给文言文断句,首 先 要阅 读全 文,了解文意 ,这是断句的先 决 条 件 ,如 果 想 当 然 地断下去 ,就容 易 发生 错断。通 读全 文,搞 清 属于 什么文体 ,写 了什么内容 ,想 表 达 什么意 思 。要注 意 文言文单音 词 占 多 数 的特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