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护理消化二科郭莹莹相关医学知识大脑的结构大脑分为大脑半球、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脑、小脑xjj脑出血概念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肥胖活动少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血压骤升薄弱的脑动脉破裂脑血肿颅高压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用力、情绪激动时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危险因素脑出血发病机制: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用力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血管破裂•临床特点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无前驱症状;起病较急,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血压明显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局灶定位和全脑症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脑桥出血脑干出血最常见部位。立即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四肢瘫痪。多于48小时内死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小脑出血轻者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疼痛和平衡障碍但无肢体瘫痪(常见临床特点)。重者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小时内出现颅内压迅速增高、昏迷、枕骨大孔疝形成而死亡(血肿压迫脑干之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脑室出血轻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多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症状。重者立即昏迷、频繁呕吐、瞳孔呈针尖样缩小之后散大、高热、深大呼吸、四肢弛缓性瘫痪而迅速死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几个重要概念:一.意识:1.清醒2.嗜睡3.昏睡4.浅昏迷5.深昏迷能被唤醒,醒后能基本交谈和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熟睡状态,较重的痛觉或较响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做简单的对答,自发性言语很少,当外界停止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对强烈刺激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语言应答,不能执行命令。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迟钝。自发性动作消失,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生理、病理反射消失。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常规护理要点:安静、卧床、保持通畅的呼吸道、肢体的功能位。•平衡要点:水、电解质、酸碱、营养脱水药的使用1、方法正确。(9号以上针头快速滴入)2、时间正确。(严格遵医嘱规定时间滴入,有颅内压监护仪时根据颅压调整使用时间)3、记录出入量,保持病人水电解质平衡。4、注意有无过度脱水症状。5、观察滴注甘露醇引起的并发症。甘露醇的不良反应•1、静脉炎•2、肾功能损害•3、电解质紊乱•4、容量改变引起心衰•5、过敏性荨麻疹、休克等控制高血压•保持适当的血压高可保证足够的脑灌注•180/105mmHg以下可酌情不予降压,如无颅高压症状而血压高,需适当降压。•血压骤降:大量脱水所致血容量不足,尿崩所致血容量不足,生命中枢调节机制障碍。多为生命垂危。并发症的防治:•感染:肺部、泌尿系感染•应激性溃疡•压疮•深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注意事项•急性高血压可致脑出血•脑出血有活动型和稳定型两种•多发性脑出血多见于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和脑肿瘤等•48小时即进入水肿高峰期,治疗效果优于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豆纹动脉、大脑后动脉丘脑支、小脑上动脉、顶枕叶及颞叶白质分支健康教育•避免诱因,保持情绪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危险因素•康复指导,肢体锻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