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2014 届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一)1. 杰里·本特利的 《新全球史》 记载:“从公元前6 世纪开始, 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D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2.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 ·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C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3. 《齐民要术· 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B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4. (2012 海南高考)《礼记· 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D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5. (2011 海南高考)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B A.对先秦诸子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6. 历史家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有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B A.重文轻武的思想 B.事权的分割 C.理的兴起 D.举制的完善7. 明代内阁大士的籍贯分布如下表3,这从本质上反映了C 表 3:明代内阁大士的籍贯分布表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举考试推行比北方要好C.明代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南方D.南方人“官本位”思想比北方人更强8. 者杨奎松曾说:“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 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2 / 5 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这是说B A.历史研究是察觉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