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自1885年Symonds首次提出食管置管的好处以来,食管支架置入术已有百余年历史。1977年Arkinson用圆柱形塑料管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食管肿瘤,开始了食管支架的临床应用。早期的置管治疗因塑料管内径小、弹性差,经常发生堵管、移位和穿孔等并发症,已经放弃使用。1983年Frimberger首先用螺旋式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随后不断研发出镍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支架。镍钛合金网状食管支架,其简便的操作、良好的自膨能力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1990年Domschke首先用Wallstent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1991年Song等首先次报道食管硅酮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继又出现了涤纶、硅橡胶、聚乙烯等覆膜支架,支架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随着覆膜支架、防反流支架和可回收支架等新型食管支架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食管支架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良性食管狭窄和各种食管瘘口的治疗解决了许多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支架分型按材料可分为聚酯塑料、硅酮、不锈钢、镍钛记忆合金、可降解生物材料支架等;按制作工艺分为Z型支架、编制型、针织型、激光雕刻。按置入时间可分为暂时性、永久性支架;按扩张方式可分为扩张式、记忆式支架;按是否覆膜分:(全/部分)覆膜、裸支架。按功能分为普通型支架、防返流支架、套接型支架、放射性支架、可回收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药物缓释支架、特型支架等。临床常用的支架:国外生产的支架有Gianturco-Rosch-Z、Song、Choo、Ultraflex、Wallstent、Esophacoil、Niti-S、Flamingo、EllaPolyflex等支架;国内则主要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编织支架和Z型不锈钢丝支架。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支架材料为镍钛合金(镍的质量分数为55%,钛的质量分数为45%)。体温下,镍钛合金丝处于奥氏体状态,具有超弹性及良好的纵向柔顺性和生物相容性,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镍钛合金丝外层有一层钝化膜可耐腐蚀。Z型不锈钢丝支架,覆膜支架内外均覆高强度的医用硅橡胶膜。特点:1.支架为全覆膜,对瘘口起到很好的封堵效果,并能防止黏膜组织向支架管腔内生长,不会造成管腔内再狭窄,突破了传统金属支架长期置入后无法取出的问题;2.支架长期置入仍可回收,可取出或更换。放射性食管支架适应证:适用于失去手术机会又不愿意接受外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对于吻合口复发和食管气管瘘都适用。125I粒子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其半衰期为59.5d,能量为27~35,辐射半径为17mm。125I衰变过程中持续不断的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但能持续的对肿瘤细胞起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全部丧失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效果。根据食管病变长度定125I粒子自膨式钛镍合金支架,一般1.5cm长度安装一层125I粒子,每层5颗125I粒子。可回收支架支架头端设计喇叭口支架:喇叭口与食道黏膜贴服性较好,防止移位且异物感轻。设计有标准喇叭口支架,小喇叭口支架。小喇叭口支架对食道黏膜刺激更小。适用于在第一胸椎以上高位狭窄者及儿童患者,瘢痕性狭窄。杯口支架杯口支撑力较大,与支架主体呈90度,能与吻合口环状狭窄部位嵌合,有效防止滑脱移位。适用于食管吻合口狭窄及容易发生支架滑脱的患者。选择支架型号的基本原则如下:选择支架型号的基本原则如下:首先确定病变长度,支架应覆盖病变上下各长2~3公分,直径根据狭窄度而定。其次支架置入要整体柔顺,不能成角或抵触胃底内肿块。食管上段支架置入,原则看上不看下,食管下段支架置入原则看下不看上,食管中段支架要上下兼顾。注意食管支架与食管外气管毗邻关系,如主动脉球部,主支气管位置,降主动脉迂曲部,膈肌位置。1.恶性食管狭窄,包括无法切除的食管癌或贲门癌,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和食管癌放疗后狭窄,以食管支架置入为首选;2.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和食管破裂,置入覆膜食管支架可迅速封闭瘘口,明显改善症状,75%的患者术后即可恢复经口进食,其他治疗方法均难以替代;3.各种原因引起的良性食管狭窄,主要是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瘢痕性狭窄和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狭窄,先行食管扩张术,再置入可回收覆膜食管支架,利用支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