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3G101-1 勘误、调整和增补 1、第15 页第3.3.1 条第三行末“3.3.4”应为“3.3.3”。 2、第27 页图4.2.5 单跨井字梁“JSL7(1)”应为“JZL7(1)”。 3、第43 页图A 中的柱内侧钢筋引注“laE”应为“la”。 4、第47 页转角墙构造中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加注“≥0”。 5、第47 页左边中间端柱转角墙构造最上边一行尺寸标注应为“伸至对边≥0.4laE”,漏印“0.4”。 6、第47 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7、第54 页上图和下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8、第55、 56 页上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9、第67 页 1— 1 右上“按54 页”应为“按48 页” 。 10、 68 页上图、中图左下方的小图及引注“当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弯锚”应删除。 11、(勘误)第3 页“构件代号”第2 栏第5 行“非边缘端柱”应为“非边缘暗柱”。 12、(勘误)第19 页最下边一行“注”中“混凝土标号”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13、(勘误)第 19、 21 两页左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栏所标出的底部加强部位“-2、 - 1”层应为“1、 2”层。 14、(勘误)第20 页“剪力墙柱表”下面一排中部“GYZ2”和第21 页 1× A~ B 轴上的GYZ2 自标高8.670 往上的“T 型”配筋截面应为“一型”配筋截面,以符合第18 页“构造边缘翼墙(柱)GYZ”的规定。 15、(勘误)第21 页连梁(LL)标注中上部纵向钢筋与下部纵向钢筋的分隔“,”号应为“;”号。 16、(调整)第24 页左栏最下一行第15~ 17 字“通长筋”改为“全跨相同”。同页右栏倒数第二行调整改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 17、(增补)第25 页第4.2.4 条 3 款第三行在“另一边省去不注。”与“(图4.2.4a)”之间增补插入: “不适用该规定的情况见下款。”并删去“(图4.2.4a)”。再补充第4 款: “ 4. 当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18、(增补)第33 页表《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的注增补第5 条: “ 5、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19、(勘误)第34 页表头删去“纵向”两字。 20、(调整)第36 页“焊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