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 D A 6.3 过程审核,新旧版本的区别 目录 一 正文前言部分的区别提示 二 关于标准的应用范围 三 过程评审 与 潜力分析之间的区别 四 关于“风险分析”这也是新版增加的要求。 五 新版前言删除了旧版“2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 六 新版对人员提出了明确的(单独列为一章)更高的要求: 七 评审程序也更加“细化”。 八 审核要素发生改变 一 前言部分的区别提示 1 新版开宗明义的说:“对经过考验的评审标准V DA 6.3(1998年版)进行了全面的改版。目的是对过程评审进行重新编排、细化以及调整,使其适应汽车制造业变化了的要求”。因此,新版是“全面的改版”,不是“修订”。 2 新版前言就讲了四点重要区别: 1)对A部分(即正文部分—编注)(1998年版)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并且增加了多 个过程要素,包括潜力分析和项目管理。对B部分(1998年版)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以 及增补,目的是为了实现尽量高的可辨别性。 2)对评价过程中的降级标准进行了内容方面的扩展。对涉及特殊产品和过程风险的 问题进行了标记(*-问题),将等级减少为A,B 和 C 三个级别(原来是A* AB*B*C 四级—编注)。 3)除了本V DA 6.3中的问题以外,还建议创建知识储备库,以便为涉及具体产品和 过程的重要问题,提供足够的论据支持。 4)针对具体的产品,其他评价方法(例如采用汽车制造业的SPICE开展的软件评审)同样也有可能适用,因而可以被作为一种补充。 二 关于标准的应用范围 旧版的规定,刻板。标准“3.3 应用范围 ”规定: “在内部和外部可以在整个质量控制环的下列部门运用过程审核方法: 营销 开发 采购(产品/服务) 生产/服务的实施 销售/运行 售后服务/服务 2 回收。” 新版的规定,原则。在声明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后,没有提出“部门”。而是提出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并且“将过程要素的各个问题与产品生命周期关联到一起”。因此,审核不光是“部门”范围,还有“时间的阶段性”和“过程要素”问题。标准在“2.1 过程评审的应用范围 ”中规定:“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过程评审既可以应用于内部,也可以应用于外部。问卷目录的编排,确保了其不仅适用于大型的集团企业,同样也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从插图1中可以了解到,在供应链中,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解及认识会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客户 发包 SOP ◆ ◆ ◆ ◆ 组织 收到委托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