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0 0 -2 0 1 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以奖励其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及研究。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威廉·C·坎贝尔)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大村智)获奖。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奖,另外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2014 年,美国科学家John O'Keefe(约翰-欧基夫),挪威科学家May Britt Moser(梅-布莱特)和挪威科学家Edvand Moser(爱德华-莫索尔),获得了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3 年,美国、德国3 位科学家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和Thomas C. Südhof 因“发现细胞内 的主要运 输 系统——囊 泡 运 输 的调 节机制”而获得了2013 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2 年,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 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iPS:诱导多功能干 细胞) 2011 年,美国科学家布鲁 斯 巴 特勒 、卢 森 堡 科学家朱 尔斯 霍 夫曼 和加 拿 大科学家拉 尔夫斯 坦 曼 。他们发现了免 疫 系统激 活 的关 键 原 理,这 使 人们对 人体 免 疫 系统的认 识 有 了革 命 性 的改 变 。 2010 年,英国科学家罗 伯 特爱德华兹 。他创立 了体 外受 精 技 术 ,因此 又 被 誉 为 “试 管 婴 儿 之 父 ”。医学统计 显 示 ,世 界 上 约有 10%的夫妇 有 生育问 题 ,而体 外受 精 技 术 可 以帮 助 其中绝 大多数 夫妇 实 现有 自己后 代 的梦 想 。至 今 ,全 球 已 有 400 多万 人通 过 试 管 婴 儿 技 术 出生,其中许 多人以自然 受 精 方式 生育了后 代 。 2009 年,美国科学家伊 丽 莎 白 布莱克 本、卡 萝 尔格雷 德和杰克 绍 斯 塔 克 。他们发现了端 粒 和端 粒 酶 是如 何 保 护 染色 体 的,这 一 发现解 决 了一 个 生物学的重要课 题 ,即 染色 体 在细胞分 裂 过 程中是 怎 样 实 现完 全复 制的,同时 还 能受 到 保 护 不 至 于 发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