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畅谈中国文化课文翻译第二单元 孔子的修身思想 1.春秋战国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巨大转变时期。这期间,经过长期的社会动乱和战争,古代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孔子意识到这一点,并承担起坚守和恢复伟大传统文化的使命。《论语》是孔子言行的记录,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了解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2.孔子重视人生现实,尽量避开玄虚的问题,他曾经对学生说,“未知生,焉知死(人们连活的事情都搞不明白,就不该考虑太多关于死的问题)。”他对鬼神并不完全否认,但是他更加在意祭礼上参与者的虔诚 和用 心 。他主 张 “敬 鬼神而远 之,人们不要 纠 结 于鬼神是否真 的存 在这一问题。因 此 ,虽 然 儒 学从严 格意义 上来讲 不是宗 教 ,但在中国人日 常 生活中却 又 起到了和宗 教相 似 的作 用 。 3.孔子在《论语》中并没 有 提 及许 多有 关天 (自 然 ) 的事情,这说明他对自 然 的兴 趣 并不像 他对人世 间的事物 那 样 强 烈 。 4.孔子认为 ,最 根 本 的关系 是父 子关系 。一个 人自 出 生便 不可能 改 变其出 生地 、父 母 以及和其他家 庭 成员 的关系 。既 然 这些关系 无 法 逃 避,孔子的态 度 就是从最 开始 去 理解这种 天 生的亲 情关系 ,培 养 出 一种 孝 的感 情。 5. 《论语》认为 ,孝 是人类 情感 的根 本 ,它 来自 于人对自己 生命原 始 状 态 的体 会。人们通 过改 善 最 初 的家 庭 关系 ,增 强 自英 语 畅 谈 中 国 文 化 课 文 翻 译 第 二 单 元 --第 1页英 语 畅 谈 中 国 文 化 课 文 翻 译 第 二 单 元 --第 1页己的孝心。人类的爱心起初来自于亲情,进而推己及人,将这份爱延伸到其它人身上,这就接近于博爱了。孝是仁的根本,如果人们认真体会孝之本,道就慢慢成长起来。人的情感始于对亲人的孝,然后将这种孝推广至亲密的人以及整个人类。 6.简言之,孔子认为人只有先有了孝这个人际关系的源头以后,才能成就自我。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天生的情感,对它不断滋养和培育,再推广到其它社会关系中,如君臣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就这样,孔子建立了从个人修身到齐家、教化社会的学说,主张从把握人际关系的基点开始,建立和谐的关系。 7.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仁主要是通过“礼实现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