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教学设计 “环境与发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五章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世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原则。 4.理解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6.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我国从多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7.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的海洋国情,维护海洋主权。 二、教学重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三、教学难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人类面类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 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 ③环境影响人类社会 2.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①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 教 版 高 中 地 理 必 修 二 第 五 章 “ 环 境 与 发 展 ” 教 学 设 计 --第 1页人 教 版 高 中 地 理 必 修 二 第 五 章 “ 环 境 与 发 展 ” 教 学 设 计 --第 1页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 环境问题的表现 ①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可耕土地减少 ②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 2.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 (1)城市-----环境污染 (2)乡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3.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人类环境宣言》诞生的背景 1. 全球性环境问题 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2. 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 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3.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转折】 日益严重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