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的叙述次序。 二、 体会本文巧设悬念的构思办法。 三、教育我们学习雷锋精神,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教学准备 1、学生运用参考书或互联网,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彭荆风及本文写作背景。 2、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略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信息以及阅读体会。 教学过程导入:问学生,3 月 5 日是什么日子?在这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多个各样的活动,如:做手抄报、出黑板报等大家说活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传承雷锋精神的一种动人的故事。教学活动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撵 nǐan 驿路 yì 陡峭 dǒu 陋 lòu 修葺 qì 恍惚 huǎng hū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学习目的。1、学生齐读2、齐读标题3、什么是驿路?(二)略读课文,完毕下表 【学法指导 1】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拟定阅读重点,其它部分的文字则能够快速阅读。另外,还需注旨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体现有自己的心得。略读课文,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概括本文有哪些人?做了什么事?完毕下表。人物出现次序所做好事做好事的目的好事的时间我和老余1修小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十年后的一天上午瑶族老人2专门运粮食方便后来人同上一群姑娘3照管小屋向解放军和姐姐 学 习 , 接姐姐的班姐姐出嫁后解放军4砍树割草盖小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十数年前路过时 三、品读课文,精巧构思 根据图表思考: 1、本文按什么叙述次序来写? 2、看图表你能发现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学法指导 2】叙述次序: 顺叙 插叙 倒叙 明确: 理清小说的记叙次序,综合运用了次序和倒叙的记叙次序。 3 本文精巧的构思,通过设立两次误会、三个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小组讨论 /这篇课文何以做到如此的生动,如此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呢? 明确:作者巧设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 【学法指导 3】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迫期待的心情。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 两次误会:第一次是 13 和 14 段,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他说不是; 第二次是 30—32 段,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