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的 采集规范 第一部分 各类检验标本容器类型及要求 颜色 标本类型 图片 添加剂 适用范围 要求 红色 (无) 血清 无 各种生化,免疫血清学检测,病毒 DNA 检测。也可用于各类穿刺液、体液。 不需混匀 绿色 血浆 肝素钠 血液流变(血粘度) 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 5-8 次 紫色 全血 EDTAK2 血常规、 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 5-8 次 蓝色 血浆 枸橼酸钠 9:1 凝血 抽血量与抗凝剂为 9:1 混合,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 5 次,避免剧烈震荡. 黑色 全血 枸橼酸钠 4:1 血沉 抽血量与抗凝剂为 4:1 混合,抽血后立即颠倒混匀 5 次,避免剧烈震荡 细菌培养瓶 需氧 树脂需养瓶; 25mlTSB;0.05%SPS 阳离子及非离子吸附树脂 CO2,氧气,荧光感受器 标本量 5-10ml,摇匀 厌氧 树脂厌养瓶; 25mlpesd;0.05%SPS 树脂 CO2,氧气,荧光感受器 标本量 5-10ml,摇匀 第二部分 患者准备 2.1 病人在采血前24h 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其它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正常饮食3 天后采血,应避免暴饮暴食及刻意控制饮食。静脉血 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 内进行。应在空腹10~14 小时后第二天清晨采血。餐后或延长空腹时间(饥饿)均可引起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 分钟后再采血。另外饮食的量及质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如高蛋白饮食可使血清尿素氮、血氨、尿酸升高;高脂肪饮食引起乳糜微粒血症,导致血清脂血(混浊);饮水过多或过少可使血清稀释或浓缩;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使儿茶酚胺释放等。 2.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2.3 患者体位: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 ALB、TP、酶、Ca、胆红素、Tch 及TG 等浓度增高;Hb、HCT、RBC 等亦可增加。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相对一致性。 2.4 药物影响: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使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增高或降低,如咖啡因可使血糖和胆固醇增高;冠心平可使甘油三酯和乳酸脱氢酶降低;维生素C 可使乳酸脱氢酶降 低;口服避孕药可使转氨酶升高等。故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检验有干扰的药物。 2.5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