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指南2010.02 一、摸清抗病毒时机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 HBV DNA 水平很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要坚持定期检测,不能掉以轻心。 2010 年最新出版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指出,HBV DNA 水平超过 1×104 拷贝/ml和(或)血清 ALT 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 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 的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乙肝治疗指南二、坚持长期抗病毒 最新咨询 乙肝患者至少要坚持二年或二年半的口服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科学停药 乙肝病毒生命力非常顽强,至今为止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彻底消灭它。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 年)停药后,患者的 HBV DNA 水平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说明乙肝治疗需要“长治”才能“久安”。 针对核苷(酸)类似物疗程,《中国乙肝防治指南》建议:大三阳乙肝患者治疗1 年后,如果 HBV DNA水平转阴,肝功能正常而且实现了血清学转换,则需要再巩固治疗12 个月;小三阳乙肝患者治疗1 年后,如果 HBV DNA 水平转阴而且肝功正常,则需要再巩固治疗18 个月。总之,乙肝患者至少要坚持二年或二年半的口服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科学停药。 乙肝治疗指南三、定期监测和随访 最新咨询 每三个月监测一次 HBV DNA 水平、肝功能、乙肝五项 无论是乙肝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都需要定期监测和随访,它承担着三大功能,不容忽视。第一,定期监测可以判断疾病的进展。乙肝携带者可依此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而正在服药的肝炎患者则可了解到疾病的进展,以防出现肝硬化、肝癌。第二,通过监测可以尽早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出现医疗事故。除了常规检查外,乙肝患者还要根据某类药物的特点增加监测项目,例如 CK 水平、肌酐等。第三,监测结果还是检验疗效的“试金石”。如果效果不佳,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因此,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定期监测和随访,每三个月监测一次HBV DNA 水平、肝功能、乙肝五项等。 乙肝治疗指南四、选药遵守三少原则 最新咨询 肝硬化、肝癌少,不良反应少和花费少 乙肝口服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