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村学校少年宫基本知识解答 1、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概念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指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进行修缮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器材,依靠教师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的公益性活动场所。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是改善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薄弱状况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工程。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使用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公益性原则。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文化服务,组织道德实践活动,不开展任何赢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开办收费特长班、培训班,坚决避免成为应试教育的第二课堂。 二是普及性原则。对未成年人普遍进行兴趣爱好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民族优秀文化和地域文化形成特色。 三是资源整合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周边公共设施和社会各界力量,实现资源整合,切实服务农村未成年人。 2、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主要特点 “覆盖广、花钱少、抓得住”,这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主要特点,也是实际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领。 2 一是“覆盖广”,即场所布局与学校合二为一,做到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活动场所,农村孩子们都可以就地、就近、就便参加课外活动。 二是“花钱少”,即充分依托农村学校现有资源,通过修缮、改造、置换、共享等办法,闲置利用、一室多用,教室就是活动室,操场就是活动场,课桌就是活动台,不另起炉灶、不重新建设。同时,善于调动和运用社会力量支持,在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帮助。不仅建设花钱少,运行花钱也少,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得成、做得到。 三是“抓得住”,即工作项目抓得住、服务对象抓得住、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抓得住。工作项目抓得住,主要指乡村学校少年宫依托学校进行建设,实行学校管理体制,由校长兼任主任,学校老师兼任辅导员和管理人员,“一师两用、一表双用”,实行课外活动制度化管理,有阵地、师资保证,能够确保组织到位、长期开展。服务对象抓得住,主要指乡村学校少年宫面向本校和周边学校学生开展活动,工作对象集中,能够吸引未成年人主动参与,有效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放学后、节假日无处可去、无事可干的问题,使农村未成年人的课外时间由分散状态转变为有组织状态,为我们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提供有力抓手。农村未成年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