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制版电镀工艺资料 电镀工艺规范化管理滚筒施镀是凹版基材处理方法,也是提高凹版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电镀工艺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的特殊性,各制版公司都以自己的经验为主,出了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控制方法,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具有指导性的工艺规范,致使生产中问题百出,造成许多版滚筒要返修。 钢加工 钢加工的精度一定要高,要做到版辊同心度正、动平衡不跳动、光洁度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有些版辊同心度加工左右上下深浅不正,不在一条线上,造成网变、颜色不均匀和印刷中套印不准。因此,许多制版公司都下功夫抓钢加工的精度,规范钢加工的质量标准。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 (1) 焊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此阶段,把下好的铜管与加工好的闷盖装配在一起,要保证二者以 90°角进行焊接,不允许有断焊、气孔、焊偏等问题出现。 (2) 铜管上要无裂缝、无砂眼或盲孔。如果发现有以上问题,应用直径 2mm的铜丝补上后再镀。 (3) 钢工版辊精度误差规范为:轴向尺寸误差不得超过 0.03mm;在直径误差上,研磨版应控制在 0.02mm以内,车磨版应控制在 0.05mm以内;版辊的锥度(椭圆度)误差不得大于 0.02mm。 (4) 版滚筒两端锥孔的不同心度不能超过 0.05mm,有的公司规范为 0.02mm,生产中难以做到。造成同心度不正的主要原因,一是操作时中心架没有架正,对此,采取粗修孔、粗磨(精车),然后再精修孔、精磨的方法,效果很好,在同一斜度上,同心度基本能达到 100%。二是由于设备问题,造成顶点不在一条线上。因此,一定要认真细致地操作和改善设备。 (5) 倒角一定要圆滑、过渡自然,要用铁砂纸打磨。 (6) 滚筒光洁度要达到 8。 (7) 动平衡方面不能出现上下跳动现象,误差不得超过 50~100克,否则会影响印刷的套印精度,尤其是在高速印刷时有可能会出现大的偏差。 (8) 由于目前钢加工的钢坯质量不稳定,因此应规范例行检查制度。方法是:把钢坯装在打样机上用黑墨打样。钢坯若有明显规律的纹路(如斜纹、马赛克、横纹等),会对镀铜产生影响,铜结晶时会沿纹路的不同方向进行结晶,导致镀铜层结合力不均匀。最好采用无规律纹路、表面光洁均匀的钢坯,但并不一定越亮越好。 (9) 在生产中,采用旧料旧版时,由于其版壁不均匀,闷盖焊接过又不好测量,因此比较麻烦。一些师傅的经验是选重一点的版辊,因为重的版辊版壁厚,便于加工。 钢加工后,还需要对凹版滚筒进行镀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