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2024•烟台)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感觉到声带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 不符合题意;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讨论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 B 符合题意;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感觉到鼓面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 C 不符合题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会感到音叉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产生,要会运用。2. (2024·淄博)2024 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 Troika 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沟通。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推断发声体的依据;(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 B 错误;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故 C 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比相关的物理知识,认真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2.(2024•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进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