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主要的:核小体、半保留复制、复制子、单链结合蛋白、岗崎片段、错配修复、DNA 的转座、C 值矛盾、前导链与后随链。) 1. C 值反常现象(C 值矛盾 C-value paradox): C 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 DNA 的总量。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 序列,而且功能 DNA 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 功能 DNA 所隔开,这就是著名的“C 值反常现象”。 C 值一般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生物的 C 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某些两栖动物的 C 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动物里面,C 值变化也很大。 2.DNA 的半保留复制: 由亲代 DNA 生成子代 DNA 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 DNA 中,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3.DNA 聚合酶: ●以DNA 为模板的 DNA 合成酶 ●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底物 ●反应需要有模板的指导 ●反应需要有 3-OH 存在 ●DNA 链的合成方向为5 3 4.DNA 连接酶(1967 年发现):若双链 DNA 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 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 单链连接起来 DNA 连接酶在DNA 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DNA 拓扑异构酶(DNA Top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І:使DNA 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负超螺 旋 。主 要 集 中 在活 性 转 录 区 , 同 转 录 有 关 。 例:大肠杆菌中的ε 蛋白 拓扑异构酶Π :该酶能暂时性地切断和重新连接双链DNA,作用是将负超螺旋引入 DNA 分子。同复制有关。 例:大肠杆菌中的DNA 旋转酶 6. DNA 解螺旋酶 /解链酶(DNA helicase) 通过水解 ATP 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E.coli 中的rep 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III。rep 蛋白沿 3 ’5’移动,而解螺旋酶I、II、III 沿 5 ’ 3’移动。 7. 单链结合蛋白(SSBP-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稳定已被解开的DNA 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8. 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复制子.每个 DNA 复制的独立单元被称为复制子(replicon),主要包括复制起始位点(Origine of replication)和终止位点 9.复制时,解链酶等先将DNA 的一段双链解开,形成复制点,这个复制点的形状象一个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