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细节您注意到了吗? 1、 领棒环节,您有没有按照领棒工艺点检表进行领棒。 比如:(1)晶体表面质量以及编号是否与随工单致; (2)晶棒表面、拼接缝以及倒角处胶水是否清理干净; (3)固化时间是否已达到; (4)拼接缝处是否存在“倒角”现象; (5)玻璃 AB 接触端是否相碰; (6)燕尾槽上的螺丝是否已上全并且已拧紧; (7)玻璃与晶棒、玻璃与工件板的粘接处是否有空隙; (8)工件板与铁板接触面是否紧密; (9)玻璃是否有损伤断裂等; 2,切割前准备工作: 《1》导轮,线网有无处理干净。进出第一根线是否在对应的沟槽内,此槽是否磨损严重,如严重做相应调整 《2》检点滑轮是否磨损严重 做更换处理 《3》水,气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砂浆是否更换,密度是否符合工艺标准 《5》线轮是否安装到位,晶棒是否安装规范,是否夹紧 《6》砂帘是否均匀,有无堵塞,断流,冒泡,流量是否达到切割要求。 3,机床热机时观察收放线排线是否正常,线是否垂直,线轮是否晃动,热机 10 分钟时停掉机床,检点是否 有跳线,没有继续热机 2 0 分钟。如有处理好后继续热机,直至无跳线 4 ,机床开切 《1 》对机床做全面检点《见 2 ,切割前准备工作》 《2 》对机床各参数进行核对,是否正确 5 ,切割过程中的检点 2 、 下棒前准备工作 (1 )您所用的操工具(剪刀、斜嘴钳、内六角、美纹胶带、磁铁石、无尘纸、酒精、扭力扳手、保鲜膜、钢棒等等)准备到位了吗? (2 )工装小车(升卸棒小车、换轮子小车、下棒周转小车等)准备到位了吗? (3 )如果要换放线轮、收线轮,您准备了吗? 有没有检查放线轮的规格型号、表面质量等,有没有确认是否是您所需要用的型号,运输过程中有没有碰到硬物体等; 有没有清洁收线轮表面,有没有检查两边侧是否有毛刺,如果有毛刺,有没有及时清理掉。 (4 )您的小组成员都安排妥当了吗?分工明确了吗? 3 、切割结束后,操作流程注意点 (1 )晶棒切完后,将报警模式转换为手动模式。一定要检查晶棒是否切透(以钢线切玻璃倒角 1 .5 —2 毫米为判定基准) (2 )确认切透后,准备升棒。喷嘴卸好后,喷嘴管口挂好了吗?升棒的速度要求您注意了吗? (3)升棒的同时,可以更换过滤袋、收放线轮、砂浆等 注意:更换过滤袋要在砂浆喷淋停止 5 分钟以后,拧开过滤桶盖; 更换收、放线轮时,一定要小心,防止换轮小车撞击到移动横移架,线轮的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