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与防护 <<<<<<<<<<<<<<<<<<<<<<<<<<<<<<<<<<<<<<<<<<<<<<<<<<<<<<<<<<<<<<<<<<<<<<<<<<<<<<<< 本章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几种灾害的防灾设计技术要求,以及火灾、水害、震灾、战争 灾害和施工诱发的灾害特征与防护技术、措施。 主要内容:灾害分类与防灾设计技术要求;地铁火灾与防护;地铁工程防水;地震灾害与防 护;战争灾害防护;施工诱发灾害的预测及防护。 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火灾、水害、震灾、战争灾害和施工诱发的灾害的防护设 计技术要求,了解地铁工程火灾特征及防护措施,了解地铁工程内部防水措施、防战争灾害的 工程技术措施,清楚地了解施工诱发的灾害形式及其工程技术防护措施。 <<<<<<<<<<<<<<<<<<<<<<<<<<<<<<<<<<<<<<<<<<<<<<<<<<<<<<<<<<<<<<<<<<<<<<<<‘<<<<<(< 第一节 灾害分类与防灾设计技术要求 一、灾害分类 地下铁道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灾害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表 6-1)。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水淹、地震、台风、泥石流、滑玻等;人为灾害主要有战争、火灾、毒 物泄漏、化学爆炸、环境污染、工程(其他外部工程施工)事故和运营事故等。地铁大部分处在由 地下车站和隧道构成的半封闭区域内,对来自外部的灾害防御能力较好,对来自内部的灾害抵御 能力较差。在狭小的地下空间里,人员和设备密集,一旦发生灾害,疏散和抢救十分困难。 表 6-1 地铁与轻轨灾害及破坏特点 二、防灾设计技术要求 (一)防火技术要求 1.地下铁道及地下工程的出人口、通风亭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下铁道的控制中心,车 站的行车值班室或车站的控制室、变电所、配电室、通信及信号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消防泵 房、防火剂钢瓶室等重要设备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h 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地下铁道车站应采用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除站台和站厅外,每 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应超过 1 500 平方米 2.车站的站台、站厅、出入口楼梯、疏散通道、封闭楼梯间等乘客集散部位,车站控制室、变 电所、配电室、通信及信号机房等重要设备用房,其墙、地面及顶面的装修应采用非燃材料;其 他部位装修也不可使用可燃材料。燃烧后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大量烟雾的材料(如石 棉及玻璃纤维、塑料等)不得在车站建筑中使用。 3.防火墙是阻止火灾蔓延的重要分隔物,应使用非燃材料制成。 4.防火门宜采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