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口腔癌的发生率因近年来嚼食槟榔人口的增加而逐年上升。嚼食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比一般人高20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槟榔是我国的四大南药之一有机物(粗品)如果你是化学家,你该如何来研究槟榔中的有机化合物?一般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研究有机化合物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一、分离、提纯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如石油的分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含少量杂质、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30℃左右)实验1-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二、分离、提纯核磁共振仪质谱仪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尾接管冷水热水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锥形瓶☆注意事项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先通水后点灯。【思考】工业上如何制取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9.5%以上)含杂工业乙醇工业乙醇(95.6%)加CaO蒸馏蒸馏核磁共振仪2、重结晶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杂质除去的方法.(常用于固体混合物)关键: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的条件:(1)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粗产品热溶解热过滤冷却结晶提纯产品不纯固体物质残渣(不溶性杂质)滤液母液(可溶性杂质和部分被提纯物)晶体(产品)溶于溶剂,制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实验操作:重结晶实验仪器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苯甲酸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学与问学与问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答:不是。因为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3、萃取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发生化学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度。(1)基本原理:(2)萃取剂的选择: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这种溶质从另一种溶剂里提出取出来的方法。类型: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3、萃取: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操作过程:1、连线题,将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与除杂方法连接起来。物质方法(1)酒精(少量水)A.结晶或重结晶(2)壬烷(己烷)B.CaO,蒸馏(3)乙酸乙酯(乙醇)C.洗气(4)甲烷(乙烯)D.饱和Na2CO3溶液,分液(5)溴(水)E.蒸馏(6)CO2(HCl)F.溶解,过滤(7)KNO3(NaCl)G.萃取【随堂练习】4、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叫色谱法。俄国植物学家茨卫特1906年,茨卫特在一根玻璃管的细端塞上一小团绵花,在管中充填碳酸钙粉末,让溶有绿色植物叶子色素的石油醚溶液自上而下地通过。结果植物色素便被碳酸钙吸附,分成三段不同颜色:绿色、黄色、黄绿色。再将碳酸钙吸附柱取出,并用乙醇洗脱,即得色素的溶液: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1906年,茨卫特在一根玻璃管的细端塞上一小团绵花,在管中充填碳酸钙粉末,让溶有绿色植物叶子色素的石油醚溶液自上而下地通过。结果植物色素便被碳酸钙吸附,分成三段不同颜色:绿色、黄色、黄绿色。再将碳酸钙吸附柱取出,并用乙醇洗脱,即得色素的溶液: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一、分离、提纯色谱法德国化学家库恩茨卫特的色谱实验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25年后的1931年,德国化学家库恩在分离、提纯、确定胡萝卜素异构体和维生素的结构中,应用了色谱法,并获得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根据物质在两相(气—液、液—液等)间溶解性或吸附能力不同,分为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常用的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色谱法是化学家分离、提纯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方法。用粉笔分离植物叶子中的色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取5g新鲜的菠菜叶(或其他绿色植物的叶子),用剪刀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或丙酮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