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 第十二章 工资与就业理论 考试大纲:理解工资水平和工资差别的基本原理,界定和统计就业、失业,分析失业的类型、原因,提出减少失业的对策。 第一节 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一、工资水平 (一)货币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可见实际工资是经过某种价格调整之后的货币工资(或实际工资是经过商品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货币工资)。通常情况下,价格调整是通过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完成的。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物价指数。式中的物价指数通常用消费品价格指数来表示。 在现实生活中,物价具有上涨的趋势,因此货币工资水平总是高于实际工资水平。 对实际工资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1 区分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利于我们把握真正的工资水平。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的差别取决于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变中 级 经 济 师 人 力 资 源 专 业 第 十 二 章 工 资 与 就 业 理 论 --第 1页中 级 经 济 师 人 力 资 源 专 业 第 十 二 章 工 资 与 就 业 理 论 --第 1页化越大,差别越大。正因为如此,有可能会出现货币工资水平上升而实际工资水平反而下降的情况,这一点需要我们在进行工资水平比较时慎重对待。○2 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时根据实际工资的变动做出的。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货币工资水平上升不一定能带来劳动力供给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的下降也并不一定能抑制劳动力供给增加的现象。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工资制度、确定工资水平时,必须要对实际工资水平有正确的了解。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也不能停留在对货币工资的掌握上,更重要是要了解市场实际工资水平。 (二)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 在工资谈判过程中,工资水平存在上限和下限,实际工资水平将在此上下限之间变动。雇主对劳动力需要的迫切程度(反映劳动力需求)、劳动者需要通过就业来争取工资来满足生活需要的迫切程度(反映劳动力供给)以及谈判双方的力量对比(反映供求关系),将共同决定实际工资水平的上下限。在任何讨价还价的场合下,雇主所能支付的最高工资水平(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由于劳动费用增长而使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所要承 担 的风 险 )和最低 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对降低 生活标 准 的承 受 能力)是可以被 估算 出来的。 影 响 工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