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静电现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摩擦起电现象,二是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三是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进入到新的课堂学习中去;通过活动:“摩擦起电”,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知道用摩擦的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通过活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之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这个地方,我将演示实验事先做好,并拍摄下来通过多媒体播放。其原因是:①这个实验受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在课堂上做不仅可能浪费时间,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分散;②在讲桌上演示该实验,后面的同学看不见;③拍成视频后需要时可以反复播放并在关键处暂停。 通过“怒发冲冠”及“闪电”等常见的静电现象的展示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物理学并不枯燥,它不仅存在于课堂中,而且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本设计要求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应用多种感观直接体验,与日常生活中的感受相吻合,经历科学家认识静电的过程。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知道静电在生活中有不少应用,也会产生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 (2)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苏 科 版 八 年 级 物 理 下 册 第 七 章 7.2静 电 现 象 教 学 设 计 --第 1页苏 科 版 八 年 级 物 理 下 册 第 七 章 7.2静 电 现 象 教 学 设 计 --第 1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科学家认识静电的过程,认识到任何一点科学成果的取得都是来之不易的。 (2)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教学难点: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教学资源: 1、活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