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障人。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书——书信,...
与朱元思书吴均吴均吴均吴均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文工...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熟悉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3.朗读背诵。一、导入新课南朝时...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吴均吴均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江...
桂集中学张凤兰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障人。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
《与朱元思书》译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22.与朱元思书1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江苏省丹阳市八中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主要实词、虚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2.体会...
课题与朱元思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
《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2.体会文中...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二...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吴均黄果树瀑布漓江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吴均一、体裁介绍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
《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吴吴均均俱:净:共色:从流飘荡:至:许:独绝:都消失一样(相同)的颜色。(乘船)随(顺)着江流飘荡。附在整数之...
与朱元思书一、教学目标1.准确、熟练朗读全文,基本达到熟读成诵。2.借助页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2.体味精美清新的语言,积累描绘山水的词语。3.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
十八与朱元思书教学要求:1.深入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陶醉和向往。2.学会多角度欣赏小品文。3.吟诵、背诵课文。教学过程:教学板块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