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厂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加工厂卫生管理制度 某食品厂原辅料卫生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确保生产用原料的卫生质量得合理的控制,确保原辅料的卫生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并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采购、运输、验收及贮存的原辅料。 3. 职责 3.1 采购人员负责对原辅料的采购,不定期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送样至当地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检测,并要相关检测报告。 3.2 质检人员负责对每批进货的原辅料进行外观及理化检验。 3.3 生产车间负责对原辅料的堆放、贮存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原辅料的采购 4.1.1 采购人员在对原辅料采购前,应要求供应商出具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后,方可对每批原辅料进行采购活动,对于小贩供应商应先送样至厂质量监督部进行相关卫生质量指标的检测,合格后方可采购。 a) 对大豆要求供应商至少有1 次地方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 b) 对于包装辅料,要求供应商每年至少有1 次生产厂卫生检验报告。 4.1.2 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辅料卫生质量的知识技能,即对将要采购的原辅料应不予以采购。 4.1.3 采购人员应对供应商作出要求:用来盛装原辅料的包装和容器其材质应无毒,不受污染,干净、卫生,符合卫生要求。对特殊原辅料要求其包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4.1.4 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容器,其结构应易于清洗及消毒。对污染有如机油等有毒物质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禁止退回供应商作重复使用,用厂内作报废料予以报废。 4.2 原辅料的运输 4.2.1 运输工具应具有防雨、防尘设施,并符合卫生要求。 4.2.2 运输过程要防止交叉污染,不能与有毒物品一同运载。 4.2.3 搬运操作应轻拿轻放,尽量避免原辅料的损伤及其包装物的损伤 a) 对未加工的土产品原料的搬运操作要尽量减少损伤,以免原料在贮存期间因此而发生霉变、腐烂的异常。 b) 对密封要求严格的原辅料,不能损伤包装物。对已穿孔的原辅料包装物,应即采取有效密封措施或给予优先使用。 4.3 原辅料的进货检查 4.3.1 每批原料采购回来后,进仓前,仓管员应第一时间通知质人员到现场; 4.3.2 检验员应按照《原材料验收标准》有关规定对原辅料进行感官司鉴定及抽样操作。 4.3.3 检验员应及时将样品送到化验室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 4.3.4 化验员收到样品后应及时对样品按《原材料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如一个小后方进行检验的样品,应做一定的保护措施。 4.4 原材料的贮存 4.4.1 仓管员要按照环境管理制度对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