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辽沈晚报工作总结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对辽沈晚报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辽沈晚报在全国省级都市报中,率先进行了整体转企改制,成为市场主体的辽沈晚报,也乘势华丽转身,在编采、广告和发行领域均完成了又一年的超越和冲刺。一、编辑部工作编辑部在开放、服务、互动、平台四方面狠下功夫,努力追求“独、高、全”,全力打造解释性报道,打造全互动、定制服务的全媒体平台,使辽沈晚报在 2024 年的编采质量明显提高。1、以事件类策划、活动类策划为核心,推出了多篇影响全国的重点报道。文体中心去年 10 月 7 日把奇妙教练米卢以及沈祥福、金志扬、杨晨等国家队教练、队员邀请到沈阳,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国家队出线 10 周年表演赛。活动策划期间,本报记者深化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走访,采写出一批有重量的独家新闻。该活动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等 10 多家电视台以及国内 30 多家媒体来沈阳采访,一度在国内形成新闻热点。外埠新闻部记者独家发现了骨癌棋童刘阳的新闻,并从孩子身上挖掘出他“想和全国象棋大师拜师下棋”的愿望。策划请胡荣华、许银川、蒋川、赵鑫鑫这些象棋大师为其圆梦,引起了中国棋协、沈阳棋协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凤凰卫视、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周末副刊中心由部主任带领中心骨干记者,奔赴辽西建昌东大杖子村,实地采访一周,推出了“建昌惊现战国大墓”精彩组合报道,全国多家媒体做了转载,其后,还在读周刊上做了 9 个版的“问古辽西”深度报道,还有画家宋雨桂《新富春山居图》国内首展,周末特刊中心完成了近 40 个版的广告推介与版面呈现,特别是八连版微缩图效果极好,在全国引起轰动。2、新闻报道全力转型,重点打造解释性报道、故事性报道。地方新闻中心时政部每周定期开展部门内部培训,学习借鉴解释性报道和参考消息体报道,使记者在日常采访中养成“稿件精炼、信息丰富”的文风。解释性报道较为代表性的作品如《沈阳霸王蚊》《辽宁美凤蝶》《沈阳党代会报告出炉内幕》等。民生服务部不断通过强化故事性来强化社区新闻的冲击力。《沈版杰克逊 我们陪你一起走》系列报道,记者三个月跟踪采访,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 3 天,记者每天陪在他身边至少 15 个小时,用细腻、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写出直面死亡的高情感报道,记者手记真切动人,网友反应热烈,引起五大洲迈迷关注。特稿部在日本大地震的外围报道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