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的目的及要求 目的:通过野外观察认识各种矿物岩石、地质构造、自然地理作用、地理形貌和边坡防护措施,理论结合实际,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水利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 ◎能辨别常见的矿物和岩石。 ◎能分析常见的地质构造。 ◎掌握风化、流水、滑坡、岩溶等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通过观察,掌握山岭、垭口、沟谷、河流、岩溶、火山、方山、单面山等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 ◎了解山区公路及渠道选线和建设中的主要地质问题。 ◎掌握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 ◎初步掌握野外地质记录方法,能绘制简单的地质剖面图。 ◎能将野外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报告。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第一天:南京六合区桂子山,方山 第二天:南京紫金山,汤山地区 第三天:镇江九华山 三、实习内容 桂子山 桂子山东侧为玄武岩,此处玄武岩被称为“石柱林”,是典型的柱状节理。石柱呈六边形、五边形规则,非常壮观,成为当地一大景点。在玄武岩中可以看到气孔构造,同样也可以看到矿物构造风化,其与气孔构造的区别是:气孔构造内壁光滑,而矿物构造风化的内壁是参差不齐的。若气孔构造被后来流水带来的矿物填充,形成“杏仁”构造,其中气孔为原生构造而“杏仁”为此生构造。该玄武岩所含的矿物有橄榄石、辉石,其颜色为灰黑色、黄褐色。其间可见包裹体—橄榄石,是应为橄榄石较辉石先结晶。其中,辉石为灰黑色,无晶质;橄榄石为墨绿到浅绿色,粒径 1—3mm。包裹体于捕掠体的区别是:包裹体是由于矿物的结晶顺序不同造成的,而捕掠体是由于其他的岩石掉入围岩所致。此处的玄武岩在冷凝时向冷凝中心倾倒,也就是说此处的玄武岩的倾倒是由于内力作用造成的,是原生的。桂子山背面玄武岩与砾石的穿插 据观察,该处的砾石有部分为黑色,应该是受烘烤的结果,因而推断出现有砾石沉积,玄武岩喷发后穿插进入砾石重而形成。 在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在桂子山的西侧观察到了粘性土层的失水龟裂现象以及西南坡观察到火山喷发的侵入接触带,不整合面及人工倒石堆中的均质滑坡现象。 方山 方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中部,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山顶平坦,故名方山。又因其四角方正,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又称“天印山”。在明代,“天印樵歌”被列入“金陵八景”和“金陵四十景”之一,在清代,又列入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