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 【真题回做】 (2014·全国卷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原句: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断句遵循两个原则 1 不破坏词语相对完整性 2 符合我们平常朗读习惯。断句语句表现的是面对李揆的嫉妒休烈坦然应对,前主语多为李揆,后主语多为休烈,先交代李揆嫉妒的缘由,采用的打压手段,后叙写休烈的坦然。补充省略的主语,抓住词语名词、代词“宰相李揆”“之”“国子祭酒”“之”“休烈”以及虚词“以”,理清事件的逻辑性就可以了。 (2015·全国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原句: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 治 舟 骚 然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妨 农 功 而 于中国无 丝 毫 之益 宰相谓 其 所论 同 苏 轼 奏贬 蕲 州 安 置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 治 舟 /骚 然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妨 农 功 /而 于中国无 丝 毫 之益 /宰相谓 其 所论 同 苏 轼 /奏贬 蕲 州 安 置 /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 治 舟 /骚 然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妨 农 功 /而 于中国无 丝 毫 之益 /宰相谓 其 所论 同 苏 轼 奏/贬 蕲 州 安 置 /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 治 舟 /骚 然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妨 农 功 /而 于中国无 丝 毫 之益 /宰相谓 其 所论 /同 苏 轼 奏/贬 蕲 州 安 置 /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 治 舟 /骚 然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妨 农 功 /而 于中国无 丝 毫 之益 /宰相谓 其 所论 同 苏 轼 /奏贬 蕲 州 安 置 / (节选自《宋 史孙 傅 传》) 解 析 :句中的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