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强制性工艺做法 (主体、屋面、装修、水电)2015-09-23筑龙施工一、主体工程1、钢筋绑扎必须满绑,严禁跳绑、漏绑;直径≤ф14 的钢筋必须采用绑扎连接,禁止采用电渣压力焊; 模板定位筋要求砼浇筑前预留插筋,严禁直接焊接在主筋上。2、为避免剪力墙、柱钢筋移位,要求至少设置两道水平定位钢筋,如剪力墙的水平梯子筋和框架柱的定位箍筋(如能控制到位, 剪力墙上梯子筋可不设置, 非强制要求),中部、顶部各一道。3、任何情况下顶模不少于3 套、墙模不少于 2 套。剪力墙不得少于 “五道拉杆”(按 2.85 米的标准层高计算),外墙或楼梯间内层间砼接茬部位易出现错台、漏浆问题,要求在下层砼浇筑前在梁或墙内统一预埋专用螺栓(如下图),同时将该部位的外侧模板下返100 -150mm ,配合海绵条的使用,保证该部位模板加固紧固严密,杜绝漏浆、错台现象发生。4、顶板砼浇筑时应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以防踩踏变形,如用钢管跳板搭设临时通道、在钢筋网上铺设木跳板、设置成品马凳等,浇筑时指派专人监管,及时对变形移位的钢筋进行恢复。5、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严禁再留置于楼梯梁处,同时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6、墙、柱等层间砼施工缝处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时间不得过早,统一要求为剪力墙筋绑扎完成后、墙模合模前,要求凿除表面浮浆,露出砼石子,并最终清理干净,保证接茬质量。7、砼板带(或腰梁)、构造柱等按设计要求施工,入户门两侧必须设抱框柱。板带(或腰梁)植筋位置要计算准确,植筋牢固,分布筋按间距要求绑扎,合理设置垫块,保证纵筋位于板带(或腰梁)中心;浇筑构造柱砼时要求统一制作引流槽,过程中通过插入式振捣器配合模板敲击,保证振捣密实, 模板拆除后剔除多余砼,保证最终成型美观。8、公共部位二次结构施工与室内一样也要执行样板制,特别是水电预留及防火门洞口控制, 要保证位置准确、 大小一致; 二次结构顶部严禁再采用细石砼塞缝的做法(当地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统一改为斜砌(包括连锁砌块),斜砌角度为 45 ~60 °,砌体工程砌筑完成7 天后方可进行斜插砖砌筑。砌体施工前必须弹控制线(如上图),严禁随梁或墙直接砌筑, 特别是飘窗及空调板等转角部位,并且在距墙边 375px 左右位置弹出墙体控制线, 作为抹灰时打点套方的控制线。9、厨卫间主排水、排烟(气)道以及泵管、放线孔预留洞均采用倒梯形(或倒圆台)的定型模板留置。如泵管预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