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备维护管理规定一、总则为加强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特制订本规定。设备分为 A、B、C、三类。A 类为大型、重要设备,实行法律规范管理;B 类为小型设备,实行一般管理;C 类为其他设备,实行登记管理。二、设备的购置及安装1、 生产部根据企业产品的进展需求以及产品零件的加工要求,提出设备更新改造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2、 设备科负责对购置设备的选型、技术等进行综合分析,采购。设备采购回来后,由设备科负责新设备的安装准备工作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三、操作人员培训上岗操作人员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理论培训阶段和操作实践培训阶段。1、 理论培训阶段:操作人员首先要进行设备操作理论及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培训,由专职人员进行授课,授课时间不少于 6 小时。考试合格后进入操作实践培训阶段。2、 操作实践阶段:操作人员跟随师傅上机学习操作,时间为三个月,期满后进行相应的操作技能考核。3、 操作人员通过理论和操作实践培训,考核合格并报办公室备案后,方可正式上岗操作。四、设备使用及保养1、 正确使用设备:①上班后,先进行慢车运转(也称“热车”)十分钟,检查各部件工作特性,确认无异常状况,运转正常方可正常使用。②根据工艺要求,控制转速、切削量和进刀量。③适时对刀具进行修磨。④夹具、工件装夹安装可靠,防止发生意外及损伤设备。⑤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注意游标位置、电动机、轴承、液压系统的温度、压力、指令信号、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2、 设备保养:①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上班后,按规定对设备相关部位进行注油,保障转动、滑动部位的润滑;下班时,清除铁屑,擦净导轨、拖板上的污泥并上油,设备外表擦洗洁净。②每周末进行一次小检查(保养)、每月底进行一次大检查(保养),并由指定人员进行登记、检查、考核,并建立保养台账。保养评为三个等级:良好、一般、差。③设备保养实行谁使用,谁负责,谁保养的专职制度。3、 设备管理:①操作者应对设备负保管责任,定机定人,未经领导允许,任何人不准擅自到其他设备上去操作。②操作者应保持设备及其附件、仪器、仪表、冷却、防护等装置完整无损。③设备开动后,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事必须停车、停电。④设备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车,保持现场,及时报告领导,不隐瞒事故情节。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压、超负荷使用设备,特别情况必须经生产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