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联网行业调查分析一、车联网内涵和理解1.1车联网内涵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合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建筑物之间,以及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它甚至可以帮助实现汽车和行人、汽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对话".就像互联网把每个单合的电脑连接起来,车联网能够把独立的汽车联结在一起。车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如同十几年前人们看不到互联网的发展边界一样,现在人们也无法判断车联网未来的应用边界。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车联网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车联网在我国也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9%.201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长7.3%至2110万辆。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报2460万辆。巨大的汽车市场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车联网行业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显示,与此同时,政策的支持也进一步推动着我国车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2月14日首次提出要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要求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示范。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也出台各类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车联网产业的发展。目前,车联网产业基地可谓遍地开花,全国共有数十个车联网产业基地诞生,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包括北京、武汉、东莞、重庆等城市,都在重金投入车联网,欲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上汽、一汽、广汽、吉利等车企,纷纷与电信运营商签订车联网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力图在汽车出厂前,抢占车联网平台制高点。随着车联网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3G、4G、云平台、语音识别技术等均已开始与车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在市场需求带动下,车联网终端设备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1.2车联网产业链车联网是指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与车、车与路、车与行人、车与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而Telematics,即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是指通过车机前端,把用户与各种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的服务系统,是狭义的车联网。车联网除了包含Telematics之外,还包括智能交通系统。2009年是中国车联网的元年,国内企业如好帮手、城际通等陆续推出了车联网产品,国外车联网品牌G-Book和Onstar被引入中国。在2009年之前,我国只有单项的Telematics服务存在,如车载导航、道路救援,这些服务都是Telematics服务的雏形。2009年3月,装配了G-Book系统的进口车雷克萨斯RX350在中国市场上市,标志着Telematics系统在我国正式落地。同年11月,通用汽车在凯迪拉克SLS车上推出了安吉星,结束了G-Book在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我国的自主品牌上汽荣威也在2010年4月推出了搭载Inkanet的荣威350。除了这三个中国车联网品牌的先驱者,其他车企也纷纷提供了车联网服务。车联网产业链分析我国车联网产业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汽车制造商汽车作为Telematics的载体,在产业链里实力最为突出,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能够有效地整合许多资源,在发展Telematics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各车厂的竞争关系,汽车制造商提供的Telematics服务仅限于自家品牌,使得各品牌的Telematics相互独立,不能兼容,而且各家汽车制造商提供的Telematics普遍价格较高,只能在自己品牌汽车上捆绑安装,客户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其在后装市场的推广。TSPTSP,即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TelematicsServicesProvider),在产业链中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导航、道路信息远程诊断与控制、娱乐资讯、经销商活动等服务。TSP在整个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位置,向前整合并监管服务内容,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