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再现想象体会《迢迢牵牛星》的情趣2 朗读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3 比较两首诗在写法和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教学重点;目标 1、2教学难点目标 3 教学过程:迢迢牵牛星一、新课导入: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投影 1,共 4张)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投影 2,标题)但最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投影 3,标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们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害得我们的织女啊,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初步感知文章:1.录音示范(听后不作评价,只求留下初步印象)(投影 4,定格画面,原幻灯片 1)2.自读《迢》诗三遍要求:第一遍正字正音,第二遍疏通字面意思,第三遍想象画面 3.重点词句疏通迢迢皎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4.根据文章的思路,自选视角,复述故事提示:(根据原诗思路和视角)远远地望着那颗耀眼的牵牛星,再看看旁边那颗皎洁的织女星。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正伸着纤纤细手,噼里啪啦、毫无心思地拨弄着那织布的梭子。眼泪伴随泪水,叹息声伴随机杼声。一天了,没织成一匹完整的布。银河的水又清又浅,我和她相隔又有多远呢?咫尺见,却只能隔河相望。(3、4 问题显示在投影上,投影 5)5.请学生根据描述的画面,朗读诗歌。同时出现有错的诗歌原文。(投影 6)三、鉴赏品味“默默”与“脉脉”比较默默无语:一个词,一种心理状态。画面:夜空月光下,河水滔滔。女子立于河边,默默无语。她在想什么呢?一年来的苦苦煎熬还是过去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