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珠心算实验作者 : 江苏省报本中心小学顾培华珠算式心算是一项新兴的计算技术。它是依据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的五段式理论,在珠算具体动手操作形成思维的基础上,将算珠形象在脑中进行想象的拨珠计算。充分利用算盘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特点,先通过一定量的具体的拨珠动作,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逐渐摆脱拨珠的实际操作,过渡转化成脑中算盘的智力操作,即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之一:由”展开”到”压缩”,实现了质的飞跃。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及其它能力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珠心算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主要目的,而计算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等数学能力的提高。对此笔者在教学实验中有很深的体会。一、开展珠心算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加珠算式心算训练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大大提高是最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实验班学生经过一年半左右的训练,一般能完成十笔、十五笔三位数的心算。较好的学生能完成十笔四位数的心算。这是没有参加训练的学生所无法比较的。进入乘算训练后,通过学生自己近一年的努力,每个学生就可以进行4 位×2 位、3 位×3 位的乘心算, 这也是普通学生所无法达到的。同时从学生平时学习数学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优势。二、开展珠心算训练,发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品质的好坏与注意持续时间的长短,注意集中的高度,注意灵活分配的效率及注意转移的快慢密不可分。在珠心算教学中,学生耳听、眼看、手拨、脑思的协调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中,要求小学生以拨动算珠来认数、计算,形象且生动,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看、听、动、想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发现,一般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15-20分钟,而实验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30-40 分钟。这无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脑算训练中要求学生听数拨珠、看数拨珠、看数、记数、数珠互译,这些活动恰当变换交替,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心算成功后的学生又会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与多一份劳作多一份收获的满足,促进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良好情感的维持。脑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思想集中的同时,脑中浮现出”虚算盘”,并在脑中想象拨珠,达到题目一报完,计算结果就出现的效果,学生稍一分神, 就无法计算正确。 所以经常进行心算训练的学生,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比一般学生注意力更加专注,更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