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意义类非选择题【五年考情】该题型是高考常考题型。2019 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1 题第 (2) 问,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1 题第 (2) 问,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I 第 41 题第 (1) 问、第 (3) 问, 2018 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1 题第 (3) 问, 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 I 第 41 题第 (1) 问, 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1 题第 (2) 问, 2016 年全国新课标卷I 第 40 题第 (1) 问,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0 题第 (2) 问等属于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该题型对唯物主义、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题型特点】该题型的设问一般以“意义”“作用”“影响”等作为设问的切入角度要求针对某一“做法”、“措施”、“事件”等回答影响、作用、重要性的问题。一般分为宽泛性设问和限定性设问。该题型一般考查因果逻辑、辩证、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很受命题者青睐,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近几年,“意义”、“作用”的考查明显多于“影响”,而且只考查一问。注意:宽泛性设问,在回答时应全面、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切忌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高考题大多是限制性设问,答案内容主要来自材料,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答题主体和方向,最大限度地进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按要求作答。【设问分类】该题型分为两种:1、宽泛性的设问,没有限定词,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有什么意义? 2、限定性的设问,有限定词,如某一历史事件产生了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对政治、经济或文化某一方面的影响(意义) ,对中国或世界、当时或后世的影响(意义),对近代化的影响(意义)等等。1. 宽泛性设问题型分析解题方法2. 限定性设问第一步, 问——审设问, 知道问什么: 这要求对设问要认真研读,注意关键词, 找到答题主体和方向,这是做题的前提。第二步, 提——审材料, 提取信息: 要读懂和透彻理解材料,分析材料, 充分提取有效信息,这是做题的关键。第三步,套——有选择地套用“答题模版”:是否能套用,需要具体看材料和设问选择角度,不能教条。第四步:答——组织答案:要利用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精心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规范性。( 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这是做题的原则;根据设问,精心组织答案,是做题的目的。) 注意: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或意义, 首先考虑是否需要辩证分析,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