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重点1、科学研究的特征: 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p42、第二节: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看一下)p8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人,其特殊性有以下几方面(1)作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研究对象具有思想、 情感、意志及殊异的气质与性格等能力的不同,及研究对象的心理不稳定的特殊性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2)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对象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社会性是其显著的特征。这种社会性反应往往会影响研究结果,造成研究的误差。(3)心理与教育研究涉及的各种变量很多而且复杂,变量难以控制,这就决定了心理与教育研究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4)因为研究对象是人所有很难做出精确控制和操控。(5)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心理的发展性使其表现出不稳定、难以定量化的特点,可能会造成结果的解释和预测的误差。(6)人的心理还具有个体差异性。表现为:1、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2、没有任何人的心理可以在任意两个时刻保持不变(7)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是,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二、研究过程的特殊性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三、研究方法的特殊性(1)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心理与教育研究要符合伦理性原则。(2)其次,较难以准确地描述出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 2 / 13 (3)第三,某些方面的心理与教育研究由于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因而较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 :?p14 4、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特征:客观性、相对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简单性p14 5、评价理论的标准 :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p18 6、P22 图7、第一节: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总特点(看一下)p36 目前,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总特点是: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和研究过程各方面的计算机化。一、研究背景的现场化随着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产、教育实际需求的日益迫切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心理与教育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