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批异地挂职干部考核工作汇报***地区第十三批异地挂职干部考核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异地挂职干部20XX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XX年12月16日进入接收地开始工作,至12月23日圆满结束。地委委员、组织部长葛标同志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工作期间,在带队副部长随地区考察团出疆外考察情况下,适时宏观协调指导,为按时保质完成考核工作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支撑。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地区第十三批异地挂职干部75人(男61人,女14人;县级带队干部1人,科级干部44人,其他干部30人),均安置在昌吉州,其中XX县区35人,XX县区25人,XX县区15人。二、主要做法1、强力保障,行动迅速。***地委极为重视异地挂职干部的考核,要求把此项工作作为异地挂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抓好抓实。***地委组织部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异地挂职干部考核工作,决定由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吾斯曼·买托乎提同志带领、从地县组织部门抽调10名干部组成干部考核组,随队配带四台工作车,给予有力保障。考核组于12月14日凌晨从***出发,当夜即入住XX市,为做好考核工作争得了时间。2、严格程序,突出重点。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接收地党委组织部请示、沟通,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在考核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时间、纪律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经与接收地组织部门商榷,合理安排行程,到挂职干部所在乡镇住宿点看望,通过听取挂职干部工作总结、个别谈话、集体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异地挂职干部一年来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重点掌握异地挂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思想水平、工作作风、挂职学习效果,先后组织座谈会14场,参与座谈人员累计142人,个别谈话236人。通过考核,接收地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地区选派的挂职干部整体素质较高,虽然普遍比较年轻(年纪最小的只有21岁),但自我管理严格,自我约束、自立能力较强,能积极融入当地,主动参与工作和各项活动,做到了自第1页共4页治区党委提出的“三提高”“五满意”要求,有的干部并为当地赢得了荣誉。3、归纳分析、公正评价。在认真听取接收地总体评价意见基础上,结合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真实准确评价,考核组综合分析,集体研究,初步酝酿确定近期后备干部27名,其中:正县级后备干部1人,副县级后备干部3人,正科级后备干部13人,副科级后备干部10人。三、启发与体会短短7天紧张有序的考核工作,考核组深刻体验到昌吉州党委及组织部门在贯彻自治区党委异地挂职工作精神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严谨规范与灵活适宜,大家深受启发,深有体会,普遍感到,这次昌吉之行,既是工作交流之旅,也是学习教育之旅。总结昌吉州在开展异地挂职工作中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位推动,助力支持,这是做好异地挂职工作的组织基础。接受地党委、组织部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都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织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把挂职培训工作纳入党建、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上热心帮带,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细心照料。在肉孜节、库尔班节等穆斯林民族传统节日期间,接收地领导都前往慰问,与挂职干部共度佳节。各挂职点基本做到食、宿、学设施配套,做到“六有一全”:“六有”,即有电脑、冰箱、洗衣机、衣柜、有线电视和清真食堂,“一全”即毛巾、牙具、餐具、拖鞋、口杯、作业本等学习生活用品齐全。有的挂职点为挂职干部配备了自行车,有的为挂职干部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多年的挂职工作,逐步形成了规范、稳定和持续的管理机制,异地挂职干部得到全面锻炼,成效显著。有些挂职干部初来时不能写汉字,不会说汉话,经过一年的勤奋刻苦学习,不仅能写会说,而且语句流畅通顺,有的并把自己的孩子转到XX县区,加强汉语学习。2、明确任务,分类指导,这是做好异地挂职工作的有效手段。各接收地党委根据异地挂职干部不同情况,结合实际,对异地挂职干部进行全面的培训,指定专人负责异地挂职干部日常管理,采取“一帮一”结对子、请有经验干部授课的方式,指导督促异地挂职干部加强汉语学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