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590101) 二、招生对象、学制与毕业要求 (一)招生对象:普高、中职毕业生 (二)学 制:全日制三年 (三)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及选修课程,总学分至少达到125.5 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6 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至少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1)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2)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3)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 (4)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信息系统监理师); (5)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 (6) 国际IT 厂商专业认证证书(微软、Oracle、Linux)。 三、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接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信息服务行业,与信息系统维护外包企业及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合作,培养信息系统运维领域第一线需要的,从事 IT 基础设施维护、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集成工作的具备较强的工程化意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专科层次的技术型专门人才。 2 (二)人才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应用数学、英语(包括公共英语和专业实用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硬件与维护、网络技术基础、企业 IT 基础设施维护、运维项目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信息系统运维的专业知识; (4)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运维与项目管理相关知识。 2.能力结构 (1)信息技术认知能力; (2)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熟练的办公软件、常用软件操作能力; (4)计算机硬件安装、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5)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与规范; (6)企业信息系统运维能力; (7)IT 基础设施的运维能力; (8)专业文档的写作能力; (9)快速跟踪信息系统新技术的能力; (10)与本专业拓展、延伸知识技能。 3.素质结构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3)较高的科学文化和人文素养; (4)科学的就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5)强烈的工程化意识、团队精神; (6)强烈的创业意识。 四、就业岗位与范围 核心岗位:信息系统维护员 发展岗位: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