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阅读与答案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 ;智叟的态度是:。3、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4 、“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5、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 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A. 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 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 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 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7、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8、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语言简洁,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 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3 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 分)① 年且.九十()② 寒暑易.节()③ 杂然相许.(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14、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 分)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② 面山而.居。15、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2 分)16、.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 分)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 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 分)(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 分(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19、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3 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