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1、造口周围皮肤浸润破损——化学刺激•常见于造口位置设置不当或腹部皮肤不平整,造口用具与皮肤之间粘贴的密合度差,排泄物由造口底盘处漏出而刺激周围皮肤皮肤痒、溃烂、红肿、疼痛,甚至排泄物会浸润至肠造口旁的手术切口上,造成伤口污染。回肠造口较结肠造口更容易发生皮肤问题。造口周围皮肤浸润破损——化学刺激2、接触性皮炎•多由于造口用具选择不当,或是在清洗皮肤的过程中未将清洗剂擦拭干净,以致引起皮肤问题,常见脱皮、发红。•护理原则:评估造口用具是否适当,了解患者及家属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方式,是否使用忧碘、沙威隆、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擦拭。接触性皮炎•临床上也有患者因造口底盘粘贴过久,加上天气闷热,流汗,患者对胶布出现过敏反应,无法有效透气,造成的底盘周围胶布粘贴之处出现瘙痒,发红。通常大部分病人是对造口底盘的黏胶过敏,临床表现为皮肤痒、水泡、真是烧灼感。还有少数患者对防漏膏里的酒精成分过敏,少数病人对造口腰带、束腹带过敏。3、念珠菌感染常见于患者免疫力差、口服抗生素或是造口底盘容易渗漏引起的,起初表现为皮肤瘙痒,如未及时治疗则会出现白色疹子的脓疱及边界清楚的皮肤红斑,皮肤会奇痒无比。处理方法:局部避免应用粘贴式造口袋;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局部皮肤;局部应用抗真菌类的药物如:克霉唑乳剂或甲硝唑乳剂等,每日2-3次念珠菌感染•预防:1、评估造口底盘选择是否适当,避免造口周围皮肤受到排泄物的污染;2、粘贴底盘的皮肤区域若有毛发时,需指导患者用剪刀剪除毛发,不可使用剃刀剔除;3、出现造口底盘渗漏应及时更换。•如已经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建议每天更换底盘,并遵照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且持续使用2~3周。或使用不粘贴造口用具。4、毛囊炎•患者经常会抱怨撕除造口袋时,会有毛发拉扯的疼痛,因此他们经常用剃刀刮除体毛,太过频繁的刮毛会伤害毛囊。临床变现为造口周围皮肤毛囊处出现红疹。毛囊炎•指导患者用剪刀将毛发剪平,不可使用剃刀防止损伤毛囊。指导患者更换底盘时,应一手按压皮肤,一手缓慢撕除造口底盘;若底盘粘贴过紧,不易撕除时,则用湿纱布先湿敷几分钟后在慢慢撕除。避免使用过多的及粘性过强的防漏膏。5、增生或假性疣病变•紧邻造口周围皮肤区域出现疣状的突起,通常在泌尿造口及回肠造口等潮湿环境下才会引起,加上造口底盘裁剪过大,造口周围皮肤长期浸泡在尿液、水样便里,皮肤会出现红、溃疡、疼痛等问题。长时间的影响下,则形成湿疣状似的皮肤组织增生。增生或假性疣病变•护理:•1、重新评估造口状况,患者的造口用具是否适当,了解患者粘贴造口用具的步骤,并重新给患者进行示教。•2、增生皮肤的处理,佩戴凸面造口底盘对增生皮肤进行压迫,如增生皮肤有糜烂,可使用皮肤保护粉以吸收渗液。•3、严重增生患者建议手术治疗。6、银屑病•少数患者因皮肤情况差,易对造口底盘成分反应或撕除底盘时产生皮肤刺激,角质细胞过度增生、角化,角质细胞会开始剥落,造成一些类似像鳞屑状的银白色片状表皮受损,皮肤呈红斑状。此病临床上非常少见。7、尿结晶•正常泌尿造口排出的尿液pH值呈弱酸性5.5~6.5。而尿结晶的发生与饮食中摄取较多的碱性食物有关,如水果,蔬菜,再加上水分的摄取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造口周围皮肤一圈白色,有砂烁状的沉淀物。尿结晶•预防:建议泌尿造口患者平时可多吃酸性食物,如肉类、燕麦、面包、蛋及面类等,增加水分的摄入2000~2500ml/日,也可增加维生素C的补充4g/日。更换造口袋时,可选用弱酸性沐浴露将少许的沉淀物清洗及擦拭干净,若结晶不易擦拭干净,可用1:3的食用醋加水的稀释液湿敷后擦拭,或用小苏打水擦拭。8、放射线损伤9、肝门静脉高压征象(三)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正确的肠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是有效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保证。除了正确选用造口用具外,正确地撕除造口底盘、清洁肠造口周围皮肤及掌握准确的肠造口皮肤评估技巧,才能有效的预防及减少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三)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1、撕除造口底盘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手固定造口边缘皮肤,一手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