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行为如何预测、解释和控制攻击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第一节运动中的道德形成与发展近年来竞技体育中的道德的研究,已经日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竞技体育中采取的一些不道德的手段,已经与体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在竞技体育中,从运动员的选材开始,包括对运动员的训练,有的虽然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对运动员行得却是非人道的摧残。最常见的现象是,一旦少年儿童被选拔成为运动员后,他就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权。他的一切,包括日常生活与运动训练,完全受制于有关部门与教练。他也被培养成为制造金牌的机器人。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可能要对这个“机器人”进行一些非人道的改造。如,为了减少水的阻力,让女游泳运动员服用缩小乳房的药物;利用手术割除运动员身上所谓多余的肌肉等。竞技体育中其他的一些不道德的手段还包括:篡改年龄、性别、职业,伪造国籍,冒名顶替,滥用兴奋剂,赛场攻击性事件频发等。为了克服竞技体育中的不道德现象,应注重有关体育道德教育。在运动中,要树立公平竞争意识。要让青少年懂得享受体育竞赛过程所带来的愉悦体验。社会舆论不能有过于功利的导向,要教育青少年胜不骄,败不馁,文明训练和比赛,以科学的态度积极进取、奋力拚搏,以文明诚实取胜为骄傲,以弄虚作假获胜为耻辱。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很坏,危害极大。它有悖于体育道德规范与体育宗旨,对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和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体育运动中经常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既可以出现在运动员之间,也可以出现在运动员与教练、裁判之间,或教练与教练、教练与裁判之间,还可以出现在观众与观众、以及观众与运动员、观众与教练或观众与裁判之间。例如,在运动场上,时常会发生一些重大的运动迷骚乱事件。有人将此归因于发泄生活中的挫折感。1993年6月,美联社就此曾作过一个“运动迷卷入发泄生活中的挫折的骚乱”的报道。运动迷骚乱导致的人员财产损失日期地点事件遭难损失(年/月/日)(美元)93/6/20芝加哥公牛队第三次夺冠3人死,数十人受伤(早期估计)l5O.00093/6/9蒙特利尔加拿大人赢得Stanley杯168人受伤10,000.00093/2/9达拉斯牛仔队赢得超级木球26人受伤150,000.00092/6/14芝加哥公牛队第二次夺冠100人受伤10,000,000.00090/6/14底特律活塞队第二次夺冠7人死,数百人受伤数字不详86/5/24蒙特利尔加拿大人赢得stanley杯数字不详2,000,000.00084/10/14底特律老虎队赢得全球系列赛冠军1人死,80人受伤100,000.00077/10/18纽约美国人赢得全球系列赛冠军20人受伤数字不详71/10/17匹兹堡海盗队赢得全球系列赛冠军100人受伤数字不详我国足球场观众暴力的10个典型事件时间与地点比赛双方与比分事件后果与处罚1985.2.7云南—匈牙利维多顿下雨与管理不善,踩死8人,伤100余人。这是我国最严重的昆明(2:2)退场拥挤踩踏。一起球场惨案。1985.5.19中国—香港球迷不接受比赛结果,40余名警察受伤,28辆汽车被砸;127人北京(1:2)赛后球迷骚乱。被抓,其中38人被拘留,5人被判刑。1985.5.24辽宁—香港精工下午比赛主队输球,一些商店和19辆汽车被砸;101人被抓,沈阳晚上球迷闹事。其中,拘留21人,劳教6人,收容2人。1986.7.19陕西—国家赛中球迷行为过激,车辆和警察遭袭;73人被抓,其中拘留2人西安赛后闹事。逮捕2人。1988.5.23四川—天津青年客队获出线权,警车被砸,当地公安机关被冲击;逮捕、南充(1:1)赛后球迷骚乱。拘留和劳动教养15人。1994.7.10上海—四川主客队球迷混坐一起,球场部分座椅被毁,多人受伤,上海(2:1)赛前双方球迷殴斗。赛区被罚款5000元。1995.10.14湖南—火车头球迷冲入场地,当天比赛无效,择日重赛,罚款1万,长沙(1:1)引发骚乱。取消2场主场比赛资格。2000.7.15陕西—成都对裁判判罚和比赛警方首次用催泪弹和高压水枪平西安(1:1)结果不满,万名球迷息球迷骚乱,最后6场主场比赛资格被与警察发生冲突。取消,罚款10万。2002.3.24陕西—青岛不满裁判判罚,球迷部分座椅和一辆警车被烧毁,西安(3:3)在看台上放火,赛后6人被拘留,2人被送公读学校,与警察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