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VIP免费

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_第1页
1/47
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_第2页
2/47
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_第3页
3/47
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研究进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顶立许顶立1ClinicalManifestationsClinicalManifestationsofAtherosclerosisofAtherosclerosisCoronaryheartdiseaseAnginapectoris,myocardialinfarction,suddencardiacdeath,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andarrhythmiasCerebrovasculardiseaseTransientischaemicattack,stroke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Intermittentclaudication,gangrene,coldfeet,painfulfeet,impotence2AtherosclerosisAtherosclerosis一词诞生于一词诞生于19041904年。年。病因学研究方面还没有突破性进展,至今仍未能确定AS的始动病因。3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浸润学说(LipidInfiltrationTheory)是由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于1863年所提出。1983年由Steinberg提出的氧化应激学说,强调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中心地位。Benditt1976年提出单克隆学说。419661966年年ConstantinidesConstantinides描述了动脉粥样硬描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了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化斑块破裂导致了冠状动脉血栓形成。Muller1989Muller1989年开始关于急性心血管疾病触发年开始关于急性心血管疾病触发性的研究,描述了“动脉粥样性斑块变得易于破性的研究,描述了“动脉粥样性斑块变得易于破裂”的现象。裂”的现象。55年后,他创造了“年后,他创造了“vulnerablevulnerableplaqueplaque,,脆性斑块”这个术语。脆性斑块”这个术语。5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学说(Inflammatoryhypothesis)同样由Virchow于1856年所提出。1976年R.Ross提出的“损伤-反应”学说是当时对AS病变性质的代表性认识。1999年Ross就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做了综合论述,使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学说很多内容得到更新和丰富。6自1961年Kannel在Framingham研究中首次提出冠心病危险因素这一概念以来,大规模的人群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危险因素,1983年已报道256种,目前达三百余种。78HistoricalModelofHistoricalModelofAtherogenesisAtherogenesishealthysubclinicalsymptomaticThresholdDecadesYears-MonthsMonths-DaysPlaqueIntimaMediaLumen•Stableangina•Stableplaqueswithnarrowing•Simplediagnostic(ECG,angiography)•RareMI•EasytotreatAntischkowN.BeitrPathAnatAllgPath1913;56:379–404.9NewParadigmNewParadigmhealthysubclinicalsymptomaticThresholdDecadesYears-MonthsMonths-DaysIntimaMediaPlaquePlaqueThrombusLumen•Unstableangina•Unstableplaquenonarrowing•Difficulttodiagnose(IVUS,MRI)•FrequentMIwithsuddendeath•EasytopreventRossR.Nature1993:362:801–809LibbyP.Circulation.2001;104:365-372.10什么是生物标志物什么是生物标志物2001年美国FDA定义:生物标志物是能够客观反映和评价某一正常生理过程、病理生理过程或者药物治疗反应的特征性指标。参考文献:BiomarkersDefinitionsWorkingGroup.Biomarkersandsurrogateendpoints:preferreddefinitionsandconceptualframework.ClinPharmacolTher.2001;69:89-9511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符合以下条件1、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者穿刺活检组织方便地获取样品。检测方法应敏感、快速、便捷、费用合理。2、样品水平与所反映的临床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间接联系。可以实时动态地反映病情变化或治疗效果,对临床诊治病人有较好的指导作用。3、具有较好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估计的价值。参考文献:BiomarkersDefinitionsWorkingGroup.Biomarkersandsurrogateendpoints:preferreddefinitionsandconceptualframework.ClinPharmacolTher.2001;69:89-9512Framingham长期心脏研究证明胆固醇是发生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首次提出总胆固醇及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13RelationshipBetweenRelationshipBetweenCholesterolandCHDRisk:CholesterolandCHDRisk:FraminghamStudyFraminghamStudyCastelliWP.AmJMed.1984;76:4–12.0255075100125150<204(<5.3)205–234(5.3–6.1)235–264(6.1–6.8)265–294(6.8–7.6)>29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