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三、主要工程量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五、冬、雨季施工措施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七、环境保护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路段交口顶管工程,顶管穿越十一经路。顶管用DN2000水泥管,顶进长度约为60米。需平行顶进两根,顶管完成后穿入DN1200热力工作管道两根。二、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一)、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人员进场—测量放线、引测施工控制点—施工设备进场)—帷幕桩—大口井制作—工作井开挖及支护—工作井底板浇筑—洞口制作及顶进设备安装、调试—顶管机出洞—吊放第一节砼管—顶进(注浆减阻)—依次循环—顶管机进洞、顶管结束—拆卸设备(二)、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认真熟悉及审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查看现场、校核现状资料,进一步确定管材、劳动力、机具、材料设备的供应计划。(2)、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工程技术文件,深入了解工程性质,工程范围、设计意图、施工期限、各种管道及构筑物的具体情况,工程质量要求、技术和安全措施等,对参加施工的施工队下达施工任务,进行技术交底。(3)、开工前对地上地下障碍进行调查,搞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布置好施工作业区。(4)、开工前教育职工不乱泼乱倒,爱护周围环境,与周围居民搞好团结,讲究精神文明。(5)、落实好驻地的安全、防火、防盗措施。(6)、根据工程质量、工期、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公司具体的机械,人员情况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采购各种材料进场。12、顶管施工(1)、测量放线施工前由设计、甲方、施工单位三方确定轴线及水准点高程,并建立相应的地面控制点,便于施工时复测,经监理部门进行验收后再进行施工。建立地面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的地方。(2)、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布置DN2000顶管主副工作井尺寸为:工作井:长7.5米,宽9米,深7.5米(含基础)接收井:长5米,宽9米,深7.5米(含基础)(3)、工作井、接收井作法工作井采用水泥搅拌桩单排咬打方式进行闭水。在距井边工字钢边缘0.5米处进行水泥搅拌桩帷幕施工(水泥参入量为15%),桩长10米,直径为Φ600,互相咬合200mm。工作井后背采用36#b型工字钢竖排密打,其它三侧采用36#b型工字钢横排密打,桩长10米。工作井采用人机配合开挖,工作井内用36#b型工字钢焊接两道双矩形支撑框架,每道支撑四周使用双层36#b型工字钢加焊三角支撑。接收井四侧施打10米长36#b型工字钢,接收井四周采用工字钢横排密打。接收井支撑框架做法与工作井一致。工作井与接收井四周采用ф40钢管制作一米高的护栏,工作井、接收井各安装20蹬U型爬梯,爬梯分两步下至井底。封底:井身开挖及支护至设计标高后,回填碎石垫层封底,井底预留集水井。(4)、基础做法工作井内采用碎石垫层200mm厚,其上做C20混凝土底板厚200mm,基础内预制Φ14螺纹钢,焊成0.4m×0.4m网状。(5)、工作井、接收井降排水措施在工作井、接收井四周各打2眼Ф500大口井,井深12m,工作井内对角设集水井两座,井径0.5m,井深基础下1m,坑底四周设0.3×0.3m排水沟,1%坡度坡向集水井,井内稳泵,昼夜排水。(6)、顶进设备安装1)、把地面上建立的测量控制点引至工作井内,并建立相应的地面控制点,便于顶进施工时复测。2)、工作井内精确测放轴线。3)、稳置轨道。基础上焊接导轨基架。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每条导轨测其4点高程,高程必须一致,导轨间每隔一米加设一根扁钢支撑。轨道采用钢制轨道,表面平直光滑无毛刺。根据设计管道的标高进行轨道安装,轨道中心线与管道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轨道与底板基础连接牢固。轨道安置在工作井前段,距洞口止水圈30cm。4)、主顶油缸架稳置依照轨道和管道中心线、高程为参考,进行稳置主顶油缸底架,油缸底架中心线与所顶管道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油缸底架及主顶油缸稳置要牢固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25)、后背铁稳置后背铁采用钢制后背铁,后背铁受力面平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后背铁安装要在后背铁与坑壁之间浇注钢筋混凝土,与工作井底板充分接触并与管道中心线垂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