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法国•法国20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为了教育的民主化而提出“统一学校”改革政策;20世纪的中叶,为了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而采取的课程改革政策;20世纪末,为了新的教育民主化而采取的改革政策。•法国颁布、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报告、指导。如:•1.《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1989年7月10日)•2.《关于中小学教育的155条建议》(1944年)•3.《为了学校》(1996年6月20日)•4.新课时制的试行(1997年)•5.“动手做”项目的引进(1994年)•6.《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与计划》(2005年4月23日)•《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1、《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1)取消留级制度,实行弹性学制。•(2)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教师和学校的自主权。•(3)在同班或同年级中建立学科同质小组。•(4)重新安排学年,对放假时间、周教学时数、每日学习时间等进行改革,调整学习节奏,使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5)推进阅读计划。•(6)增设外语。•2、《关于中小学教育的155条建议》•确立了法国中小学进行进一步改革的三个原则。•(1)每个公民都要接受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义务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2)在教育过程中要大力贯彻优选分类的政策,因材施教;•(3)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专门性人才。33、、《《为了学校为了学校》》•(1)“动手做”项目的引进•该项目最初是美国物理学家雷德曼所倡导的,在1994年由法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沙帕引进。最初被命名为“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活面团吧”。它的目的在于积极鼓励儿童实践、观察、提问、讲理。在2002年由法国教育部和科学院签订协议,正式命名秉在全国大力推广。•(2)新课时制的试行•1997年,根据法国教育部的要求,在一些儿童中试行了新课时制,其目的在于促进儿童个性的和谐发展和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实验结果证明,新课时安排不但受到儿童的欢迎,而且还深受家长的好评,使儿童更喜欢上学,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缺席率有了显著降低。•法国教育改革中的课程表:课时三分制•一类是作为智力基础学科的法语(10小时)和算术(5小时);•一类是将道德、历史、地理、观察、图画和手工、唱歌等科合而为一,称为“启蒙课程”(6小时);•一类便是体育(6小时)。44、、《《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与计划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与计划》》•它给法国教育发展描绘出了新的框架。该法案提出了一系列宏伟的目标:100%的学生能从学校教育中获得一种文凭或证书;80%的学生获得业士文凭(是法国学生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之后获得的一个证书,也相当于大学的入学许可证);50%的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文凭。法国中小学教育法国中小学教育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法国亦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八国集法国亦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八国集团之一和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亦是团之一和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亦是《《申根公约申根公约》》的的成员国。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五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五;;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卢浮宫博物馆和巴黎圣母院誉满全球,香榭丽舍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法国的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20082008年人口年人口63806380万,国土面积万,国土面积55.160255.1602万平方公万平方公里。居民中里。居民中81.481.4%的人信奉天主教,%的人信奉天主教,6.896.89%的人信%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奉伊斯兰教,其他人信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宗教。•《申根公约》,亦称申根协议、申根协定,最早于1985年6月14日由五个欧洲国家(联邦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卢森堡的一个小城市申根签署。该公约于1995年7月正式全面生效。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