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学专业《农作学》课程末考 -备考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类 1 、耕作制度: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与之相适应的土地养护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2 、种植制度: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的组成、配置、种植模式、熟制以及种植顺序的总和。 3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 、护地制度:防止农田遭受水蚀、风蚀、病虫草感染以及废弃物质污染的综合的技术体系。 5 、作物生产潜力:指某一地区的农田在特定的农业资源组合条件下,人们种植作物应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 6 、作物布局: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通常包括区域型布局和单位型布局。 7 、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一定地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条件相适应的程度。 8 、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是指农区种植业为满足牧渔业发展需要而采取的有关饲料作物生产布局、种植方式和轮作体制的总称。 9 、种植模式: 是指一个地区在特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和农田作物高产高效,在一年内于同一农田上采用的特定作物结构与时空配置的规范化种植方式。 1 0 、混作: 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无规则的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 1 1 、间作: 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 2 、套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或预留的空带内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 3 、多熟种植: 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块农田上前后或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 4 、立体种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1 5 、带状种植: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前后或同时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 6 、立体种养: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作物与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间的种植和养殖结构。包括:稻鱼模式、稻萍鱼模式、作物食用菌模式三种类型。 1 7 、复种: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顺序接茬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包括直播复种、移栽复种、再生复种、套作复种。 1 8 、休闲: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据休闲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 1 9 、撂荒: 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