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下册复习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二)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二) 二. 学习重难点: 三角形的全等与判定 三. 知识要点讲解: 第十章、数据的表示 【知识网络】 【知识要点】 1. 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成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正整数 注:(1)当它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 10 的数时,n 的值等于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减去 1. (2)当它表示一个绝对值小于101的数时,n 为负数且 n 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前面的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 0 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近似数的精确度有两种形式:①精确到某一位;②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 3. 数学中常见的信息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除此之外,媒体中还常见一些初一数学下册复习 形象的统计图. (1)如何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 对统计图的利用,首先应明白统计图所反映的是关于哪个量的信息,并且其基本数量单位是什么,还要懂得统计图是用何种方式来显示数量的大小.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为以后发展提供参考,或者得出一定的归纳性的结论.在这里度量单位应加以重视. (2)如何制作形象的统计图 制作统计图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直观形象来反映所统计的数量,并且要在直观图上注明数字,数字单位也要在图中注明.至于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大小、高低或多少来表示. (3)如何有效估计 估计的关键是确定一个参照物,再确定度量,经过大致的测量,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进行估计,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进行估计、验证. 【考点精析】 1. 应当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得简洁、醒目和富有个性. 2. 注意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等过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3. 常见的思维误区 (1)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或较小的数时,常会出现以下错误认识: ①、n的正负写错了;②、a 的值不是 1~10 之间. (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常见误区有: ①较大数中的精确度确定有错误; ②较大数中的近似数取的不对,前者易与较小数的情形混淆,后者常出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