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考试复习 一. 基础概念 1.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的物理变化:融化,挥发,凝固,液化,榨汁,研碎,升华 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腐蚀,腐败,生锈,酿酒 2. 物理性质:色态味两点两度三性 (熔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吸附性,溶解性)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毒性 3. 性质:表示能力,“可以”“能”“会” 变化:表示过程 4.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空气,河水,加碘盐,过氧化氢溶液,不锈钢,稀有气体 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都可用化学式表示,可以用化学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 冰水混合物,液氮,铁水 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答:错误,例如 O2 和 O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元素为氧的纯净物。 5.化学反应类型 5.1 化合反应(多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的物质 5.2 分解反应(一变多):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新物质的反应 5.3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无必然联系!!! 生成物称为氧化物,氧气具有氧化性,因此氧气也称为氧化剂。 氧化反应分类:1)缓慢氧化:钢铁生锈,呼吸作用,酿酒,腐败 2)剧烈氧化:爆炸,燃烧 本质区别 :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质 混合物空气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等 稀有气体例如 He 金 属例如 Fe 固态非 金 属例如 C,S,P,Si 原子核 (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电中性)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一般有:质子,中子,电子 (反例:H没有中子) 物质 元素 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 6. 催化剂: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催化剂有催化作用 注: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例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有催化作用,但在其他反应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可以作为催化剂的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红砖屑,硫酸亚铁 7.分子/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