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 列 组 合 原 理——思维方法的衍生法或派生法我们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学了排列组合的基础知识了,因此大家对“排列组合”这概念应该不会是陌生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严格地说就是元素、分子、细胞等基本单元排列组合的结果,如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排列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化学反应也是由简单的化学反应排列组合而成的;所有生物都是由不同的细胞排列组合而成的,可见排列组合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 为此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高中代数中所讲到的排列组合的一些基础知识元素通常人们把被取的对象 ( 不管它是什么 ) 叫做元素。如若我们研究对象为数字 ( 如 1、2、3、 4、5 等 ) 那么,这些数字也叫做元素;若我们研究的对象为地名 ( 如:北京、上海、 广州、 南京等 ) ,那么这些地名也一样可叫做元素;若我们研究的对象为字母( 如:a、 b、c、d 等) ,那么这些字母也可叫做元素;若我们研究的对象为分子( 如: Cl 2、 Br2、H2、HCl 等) ,那么这些分子也一样可叫做元素;若我们研究的对象为一个人( 如:张三、李四、王五等) ,那么这些人也可叫做元素⋯⋯排列那么,一般地说,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这就叫做从几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例如:已知 a 、b、 c、d 这四个元素,写出每次取出3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对于初学者可以先画下图来算出:看上图 V 所指的字母及第二排字母三个排成一列即可得到下列排列( 这就是 a、 b、 c、d 这四个元素中每次取 3 个元素所得的所有排列):有共 24 个排列,这个数值24 是可以根据乘法原理算出来的。数学中的乘法原理为: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 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2×m1×m3×⋯⋯×mn 种不同的方法。据此从a、b、c、d 这四个元素中每次取出三个排成三位数的方法共有N=4×3×2=24种。数学中有一个排列数公式: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 -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 (P 是“排列”一词的英文Permatation的第一个字母 ) ,在数学课本中根据乘法原理可推出排列数的公式为: Pmn=n(n -1) (n -2)⋯⋯ (n- m+1)公式中的n,m∈N,且 m ≤ n 例如:从 8 个元素中每次取3 个元素出来排列,所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