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变换之中的参照物华庆付参照物是我们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用来进行比较的一个标准。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我们选择参照物时总是要考虑到研究问题的方便原则。比如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往往选择地面、地面上的树木或者建筑等等,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运动情况时,我们往往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需要注意的是,参照物一定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不能说地平线、海平面等等。另外,某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为参照物,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因此所讨论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的改变,我们一律看成是因为所讨论的物体引起的。这样一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如果选择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与事实相符;如果选择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得出的结论可能与事实相符,也可能与事实不相符。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参照物发生变换的例题。一、同一个物体变化参照物例 1. 蒸汽火车沿着平直的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路边的观察者看到火车烟囱冒出的烟呈一竖直向上的柱状。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的运动情况是( )A. 由西向东运动B. 由东向西运动C. 静止不动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对于同一个物体变换参照物的情况,我们需要判断清楚每一个参照物下物体的具体运动情况,然后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蒸汽火车沿着平直的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时,路边的观察者在没有风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应该看到烟也自西向东,现在却看到烟竖直向上,说明有风,而且火车的速度与风的速度相等,并且方向相同。因此,与风(空气)比较,烟的位置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火车的位置没有改变,即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是静止的。选 C。二、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为参照物:例 2.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下列关于这两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前句、后句都是青山B. 前句、后句都是竹排C. 前句是青山,后句是竹排D. 前句是竹排,后句是青山解析:这类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为参照物的情况,往往是因为观察者变换了视角而带来不同的结果。因此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结合生活经验。“小小竹排江中游”,这显然是生活中常见的乘船(竹排)在江水中顺流而下的情形,这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的以两岸的物体(树木、河岸、青山)等等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和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山是静止不动的,因此这里肯定是以一个运...